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綜合新聞 > 正文

“航工半潛駁2號”生死營救
2011-08-09 08:09: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為船舶沉沒現場。何永奇 攝
 
“水漫過了我的頭頂時,我被同伴抓住衣服給拉了出來。那一刻,我距離死亡只有一步。”陳凡崎回想起來心有余悸。
8月6日晚上,浙江舟山市岱山縣長涂港內,一艘“航工半潛駁2號”(系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水工工程分公司所有)工程船(船型 船廠 買賣)在臺風“梅花”的淫威下走錨沉沒。當時船上有7人,經過舟山海事和當地政府以及漁民的合力救援,共有6人獲救,至今仍有1人尚在全力搜尋。陳凡崎就是其中船員之一。
海面上一束強光照亮了生命希望
8月6日晚上21時40分,浙江岱山長涂港口的洋面上驚濤駭浪,漆黑一片的海上,突然閃出了一束刺目的燈光,燈光下一個塔吊下面,露出船舶的些許部件,距離海面約兩米的船舶吊桿上,依稀能夠看到兩個人的影子。
 “不要怕,我們來救你們了。”海面上除了驚濤和疾風聲外,這樣一句話拉開了對沉船上兩名被困人員的救援大幕。
“我們救援時海面實測風力達14級,救援環境十分糟糕。”舟山海事局指揮中心副主任陳建華告訴記者,這次救援的嚴峻條件前所未有。
陳建華告訴記者,當晚21時15分,岱山海事處值班室接到電話(產品庫 求購 供應),在長途港避臺風的“恒暉27”報告:該船船員發現船舶右舷附近有燈光求助信號,并發現有船舶處于半沉沒狀態。
21時20分,海事部門初步確定沉沒船舶為在長途港錨泊避風的“航工半潛駁2號”,系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水工工程分公司所有。
同時,現場救助組緊急調動該沉船附近的錨泊船“蘇啟新榮9”、“岱油9”、“恒暉27”、“舟港拖6”、“舟港拖10”、“鼎海拖8”等船立即趕赴現場,展開救援。
22時左右,“蘇啟新榮9”克服風大浪急困難,先期到達事發附近水域,通過探照燈扇形掃射發現4名船員正駕駛救生艇(產品庫 求購 供應)在風浪中漂泊。“蘇啟新榮9”立刻展開救助,將4名船員成功過駁,并將獲救船員轉移至“澄港拖1009”。
在經過現場詢問獲救船員后得知,工程船已經沉沒,且船上還有3人等待救援。正在事發海域附近值班的“舟港拖6”和“舟港拖10”迅速抵達現場。
14級狂風中的三進三退
風急浪高,救助的船舶在涌浪中上下起伏,救援船舶難以靠近,難度十分大。“先讓‘蘇啟新榮9’立即向沉船靠近,‘舟港拖6’在事故船附近值守,同時使用探照燈照向船上兩名船員,通過擴音器激勵船員等待救援。”一直參與現場救援的岱山海事處副處長張禹俊告訴記者,心理上的救助,最大限度激發船員的求生欲望,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
由于海上風浪持續增強,“蘇啟新榮9”兩次靠近失敗,“鼎海拖8”幾次靠近嘗試也因吃水太深無功而返。
救援方案重新調整,擬由吃水相對較淺的“岱油9”、“恒暉27”盡量靠近,并派海事執法人員登上兩艘船舶進行協助。
海況惡劣,且夜晚能見度低,無法摸清沉船周邊海域的具體情況,強行靠近,存在極大風險。無奈之下,“岱油9”和“恒暉27”只能后撤調整。
此時,距離兩名船員被困達數個小時,體力和精神的不支,已讓救援人員沒有太多時間考慮。
讓吃水更淺的救助艇靠近被困船員,救援組選擇了一招險棋。但是由于風浪太大,“岱油9”船舶搖晃劇烈,救生艇無法放出。
8月7日凌晨1時45分,“岱油9”在船位調整后開始再次嘗試放艇,15分鐘后救助艇安全下水。
“舟港拖10”在纜繩綁扎完畢后,開始拖著載有兩名救助人員的救助艇在大風浪中嘗試向沉沒船舶靠近。100米,80米,60米……距離越來越短,希望也越來越大,險情卻同步增加。
第一次,由于現場風浪大作,救助艇不得不退了回來。
第二次,再次嘗試靠近乘船,臺風無情,只能再次退回
經歷了兩進兩退后,現場所有人心都懸了起來,因為每一次出發都存在著無盡的危險,一不小心可能船毀人亡。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海面上狂風大作、狂雨暴泄。現場參與救援的船舶就像一盞盞燭火在風雨中不停跳動,但每艘救援船就像不滅的燭火一樣照亮著被困船員的希望。但是,沉船上還有兩名船員等待救援。第三次嘗試,終于戰勝了!
8月7日凌晨2時許,在舟山本島的海事指揮中心內傳來一陣歡呼:兩名遇險船員已成功救助。整整五個半小時,330分鐘的救援終于取得成功。至此,所有人都松下了一口氣。
兩名獲救人員在經過簡單的調整后,被送往安全地帶。7人中只有6人獲救,還有1人下落不明。剛因成功救援兩人欣喜的心情再次沉重,所有救援人員繼續在現場搜救最后的一名船員……
那一刻生死一線間
對于陳凡崎來說,能夠從臺風狂作的大海上撿回一條命,是幸運的。
來自江蘇的他今年只有20歲,去年從武漢某校畢業后,便開始向大海討生活。今年4月底,陳凡崎隨公司項目從山東來到岱山長涂港。
在陳凡崎的記憶里,對臺風沒有太多概念,因為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到舟山三個多月時間里,也一直風平浪靜。
事發之前數天,陳凡崎一直呆在“航工半潛駁2號”上。“之前,當地政府和海事部門多次動員我們上岸,船長堅持留在船上保護設備和財產,大家不忍心船長一個人在船上抗臺,就一起留下來陪他。”陳凡崎當時覺得,大家人多,且留在船內,臺風沒有那么可怕。
事發當晚,隨著海面上風力逐漸增大,涌浪也逐漸增強,陳凡崎感覺船舶起伏幅度越來越大,而且頻率也越來越塊。
由于“航工半潛駁2號”停泊在長涂港的港口處,風浪漸大后,船舶開始不穩。“為了確保船舶不受損,船長帶著3人去到船外對幾只錨進行固定,我和甘志濤以及毛立俊三人在操作室。”陳凡崎回憶當時說,風浪大起來了,錨抓不住后,船開始走錨了,“船被吹的太快,無法控制,感覺到一陣輕輕的震動后,就看到船板(產品庫 求購 供應)進水了。”
走錨后,陳凡崎感覺到害怕了,因為他所在操作室也很快進水,“進水速度太快了,根本反應不過來,不到半分鐘,海水已經沒過頭頂。”
操作室進水后,陳凡崎試圖去開艙門,發現艙門已經打不開。關鍵時刻,甘志濤喊出“砸玻璃”。“我們三人同時用錘子砸碎玻璃,毛立俊第一個逃出操作室,當時海水已經沒過我頭頂,我在水底只能順著水流往外摸,最后是毛立俊在外面抓住我的衣服將我拉了出去,不然我就出不來了。”
陳凡崎和毛立俊逃出去后,卻沒有發現甘志濤的身影。據陳凡崎回憶,當時海水渾濁,風浪又大,也不知道甘志濤人在哪里。
由于船舶發電設備因進水損毀,海面一片漆黑,呼嘯的風聲迅速將呼救聲淹沒,海上浪頭猛烈撲打在船體上,船快速往下沉去。在短時間沒有找到甘志濤后,陳凡崎兩人沒有時間思考,趕緊爬上船舶吊桿,避免隨船一同沉沒。
幸運的是,船體很快就觸底,吊桿沒有被海水淹沒。“我們兩人趴在吊桿的一處很小的三角平臺,距離海面也就兩米左右。”陳凡崎說。
在等待救援過程中,兩人濕透的衣服硬生生被海風吹干,之后又下起了大雨,兩人全身濕透,加之海風和恐懼,刺骨的寒冷讓兩人有些支撐不住。
“毛立俊在砸玻璃時,兩手都受傷了,我把衣服撒開給他簡單包扎一下,防止失血過多。”為了求生存,兩人在吊桿上相互打氣鼓勵,“我們最大的信心就是相信會有人救我們。”
兩人的堅持很快得到了回報,當第一束燈光照在兩人身上時,他們知道自己得救了。
7日上午,獲救的陳凡崎沒有來得及和家人報平安,便陪同毛立俊在醫院治療手傷。
“那一刻,我距離死亡只有一步,這是一輩子的回憶。”陳凡崎在慶幸自己死里逃生的同時,話語中流露出對至今仍未找到的同事甘志濤的掛念。(完)